中醫與五行的淵源

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氣血津液、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

確切的來說,其實五行最早是中國古代哲學範疇里的學說,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範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後來,在中醫發展的過程中,發現人體的臟腑器官與這五種屬性也有著相應的關聯。

木火土金水這五個符號以及屬性能與肝心脾肺腎所統領的五大臟腑系統密切對應起來。如肝屬木,木性可曲可直,條順而暢達,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鬱,並有疏泄之功能;心屬火,火性溫熱而炎上,故心陽有溫煦之功能,心火易於上炎;脾屬土,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之特性,故脾有消化水谷,運輸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為氣血生化之源;肺屬金,金性清肅收斂,故肺具有清宣肅降之功能;腎屬水,水性潤下,有下行、閉藏之性,故腎主水液代謝之蒸化排泄,並有藏精功能。

中醫先驅者們發現,如果五臟與五行發生失調,出現太過、不及或反侮,會致疾病的發生,這對於推斷疾病的好轉和惡化,治療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據。隨著學說的不斷結合與完善,中醫逐漸發展出來一個學說,就是主要運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繫以及臟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從而用以指導臟腑疾病的治療。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