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畫面截圖。
受訪者供圖
近段時間,不少用戶發現自己經常使用的APP“變聰明了”。例如,使用搜索軟件尋找答案時,頁面上會自動跳出一個由AI提供的回答;使用購物軟件選購商品時,APP里多了一個智能購物助手,能夠幫助推薦和篩選……
數據監測機構近日發布的《202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報告》顯示,各種技術形態的AIGC(人工智能生產內容)應用正在迎來大爆發。其中,國內流量規模排名前20的超級APP,集體發力內嵌式AI應用,成為AIGC類APP之外的另一股主力軍。
AI助手上崗
“前陣子,我想給女朋友挑選一個七夕節禮物,體驗了購物APP上A舞蹈場地I購物助手的功能,還挺好用!”家住北京市昌平區的肖先生說,AI購物助手詢問了他一些問題以明確送禮需求,如女朋友的年齡段、她喜歡的風格、禮品的價格區間等,最終推薦一系列商品。
肖先生使用的這款內嵌式AI應用叫京東京言,據其相關負責人介紹,京東京言2023年10月上線,是交流一款基于生成式AI技術的智能購物助手。目前,京言在商品導購方面提供一系列功能,包括商品選購建議和使用經驗分享、在用戶決策困難時提供多款商品對比、圍繞單個商品的核心功能介紹及用戶評價總結,還有特定場景的靈感激發(如送禮場景)等。此外,京言還具備鏈接京東服務的能力,如物流查詢、優惠查找、生活繳費等,方便用戶一站式直達京東全鏈路九宮格服務。
“網購的時候,同類型商品很多,尤其是女性的美妝護膚產品等我并不是很熟悉,AI購物助手不僅做了產品推薦,還幫我劃重點,提取出上萬條評論里的關鍵詞,反應速度快,起到了很好的輔助效果。”肖先生說。
在浙江杭州工作的李女士同樣感到內嵌式AI應用的實用。最近,她在和朋友們聊到體育運動話題時,搜索了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紀錄,首條出現了一個“AI智能回答”。AI不僅準確回答了她的問題,還告訴她中國選手潘展樂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刷新紀錄等背景信息,她感到非常方便。
事實上,許多搜索類APP都已增加AI功能。例如,在百度搜索里,除了在搜索頁首條呈現的“AI智能回答”,還有“圖文搜”等多模態搜索AI功能、滿足專業圖文創作的“AI圖片助手”“AI祝福語和AI創意短文案”等功能,可以拍照搜索答案、智能摳圖、讓AI生成祝福文案等。
據百度搜索相關負責人瑜伽場地介紹,“AI智能回答”目前是百度搜索應用最廣、用戶感知度最強的AI產品,它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通過模型分析總結、多模態答案組織、垂直智能體調度以及問題深度解析,可以讓搜索結果的答案更高效、更智能、更專業。
應用場景多樣
記者了解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諸多場景中,類似的內嵌式AI應用都已上線。這些直接可用的AI產品能提供增小樹屋值體驗、輔助用戶決策,讓C端用戶體驗到AI的便捷。
例如,在辦公軟件里,每個人、每家企業每天會生成大量信息。以往,用戶要從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中篩選重點;如今,AI助手就能進行整理、總結與提煉,為用戶呈現清晰的知識網絡。例如,根據不同用戶的日程、文檔、會議紀要等信息,AI能快速生成個性化的總結周報。又如,基于社交平臺上的某個熱門話題進行營銷策劃時,可以由“市場分析助理”“創意助理”“活動策劃助理”3個AI助理自動協作,完成從找聚會到熱點事件到分析事件、然后形成創意、最終完成一次活動策劃的全過程。
在外賣軟件里,也有了AI助手。它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外賣商品及用餐建議,可以根據商品信息進行分類,給出推薦理由,而且連接了本地的實體商戶等零售供給,用戶可以從AI助手的推薦列表中直接下單。
《202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報告》指出,國內流量規模前20的超級APP,集體發力內嵌式AI應用,主要分為智能助理、智能搜索、智能導購等方向,與各家業務場景強結合,突出對消費者的實用性。
元戰略智庫高級研究員、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朱榮生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面向C端的AI產品正迅速成為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其主要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這些產品能夠提供個性化體驗,通過分析用戶的行為和偏好,智能推薦系統能夠精準推送符合用戶興趣的內容,從而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和黏性。其次,AI技術在自動化方面的應用顯著提高了效率,比如智能助手可以自動處理日程管理和信息檢索等日常事務,節省用戶的時間和精力。此外,AI產品能夠實時處理和反饋用戶請求,例如語音助手和聊天機器人可以快速回應用戶的查詢,提升互動體驗。
持續優化體驗
對于廣大用戶來說,AI助手的功能越來越普及。截至目前,京東京言的累計用戶數已超過2000萬。新升級的釘釘推出多Agent協同功能,每天調用量超1000萬次。支付寶的AI金融助理在今年6月的月活規模已達5900萬。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總工程師王資凱認為,對于超級APP來說,內嵌式AI是用AI煥新平臺服務體驗和業務生態的戰略級機會。相比獨立APP,內嵌式AI能夠充分利用、發揮平臺本身積累的產品能力和商家生態,技術形式更敏捷,切換成本更低,會和獨立APP一樣成為AIGC主流的技術形態。
朱榮生分析,數據分析是AI產品的一大優勢,通過對大量數據的深入分析,這些產品可以提取有價值的洞察,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市場和用戶需求。AI產品還具有成本效益,通過減少對人工的依賴和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此外,AI產品在技術創新方面不斷拓展邊界,擁有無限潛力。這些優勢共同推動了面向C端的AI產品在市場中的廣泛應用和快速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技術形態的選擇通常取決于產品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從長遠看,隨著行業和技術發展,未來AI的技術形態可能會更加多樣,并有望與更多智能硬件載體相結合。同時也應注意,各類型AI應用都需要在準確度、體驗感、安全性上持續優化,不斷提升用戶滿意度。